首页 > > > 正文
媒体:原创 作者:张天戈
我在北京参加了1948年的“七五事件”
媒体:原创 作者:张天戈
专业号:张天戈
2006/5/11 10:18:24
我在北京参加了1948年的“七五事件”
这是继北京发生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之后的又一次大型学生运动。主要目的还是反饥饿,要和平,要书读。起因是第一天开始游行示威和请愿时,被傅作义的军警开枪打死了几个学生(有的说死了80多学生,有的说八、九个学生),引起全市大、中学校学生极大愤怒,暴发了北京各大学和中学学生的反对,因而暴发了一九四八年七月五日以反饥饿!要书读!打倒凶手傅作义!释放被捕学生!要为死难的同学报仇!等口号为斗争宗旨,举行了全北京市的大学、中学、小学罢课,大学生和中学生都上街游行示威。还有一些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这次学生运动的起因与在北京的东北联合中学简称“东北联中”(东北几个省联合组成的学校)有直接关系。可能是由北京市地下共产党领导的,而且是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为什么?我这样想的理由是:
一、在全市罢课前,我们热河临时中学接到通知,全体学生到北京大学集合,初中一、二年级的小同学原来是不去的,结果还是去了。我是其中之一,我的表弟和我同班也去了。七月五日这天早晨,我们到北京大学校园,吃了一顿早饭,是白面馒头和芹菜炒肉丝,香极了。这是不寻常的,我们中学几个月也吃不到一顿这样好吃的饭菜(我们天天吃窝头咸菜)。
二、在北京大学里开会,先学习几支歌曲:1、团结就是力量;2、工农商学兵团结起来;3、打倒凶手傅作义;还有一支歌已记不清歌词,没有学会。
三、整个运动的组织活动、宣传、后勤、通讯联络、保卫等等,工作搞的非常细致严密。没有地下共产党组织领导是不可能达到这样有序与严密的。我第一次走进北京大学校门,第一次参加有组织的学生运动,第一次在北京大学里学唱革命歌曲,使我的心灵深处产生震撼,既新鲜又好奇。心中也有点害怕,但又想参加。组织者考虑到安全等问题,学生会负责人想得很周到,单独又给我们做动员工作,保证我们小孩子安全,不会被捕或打死,因为他们认为士兵不会开枪打小孩子。后来在游行示威过程中,他们确实保护着我们。
比如,在游行开始,把我们年龄小的同学放在游行队伍中间,北京大学的学生和我校高中的同学手拉手在两边走,防止被军队、宪兵、警察、特务抓走。因为这一天全北京戒严,所有城门关闭,荷枪实弹的守备部队站岗。所有街道十字路口,胡同口都有军队、警察、宪兵联合设卡。每个胡同口里的军人都有机关枪和冲锋枪并做好了射击准备,枪口都对准学生队伍,等待命令开枪。
我们这支游行示威队伍,从北京大学出来与其他学校队伍会合后,直奔中南海。游行队伍走的很慢,因为一面走一面与军警交涉让开路,有的路口警察和宪兵一字排列成几道防线阻拦,这时候前面的学生用力冲出一条路才能前进。一面走一面喊口号:打倒凶手傅作义!要为死难的同学报仇!要饭吃!要读书!唱的歌词有:“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和“工农商学兵大家都起来,那怕机枪扫射我们,……打倒凶手傅作义!”。但是反复唱的最多的是团结就是力量。歌曲创作组依据当时见闻,现场作词谱曲即时教唱。有的漫画也是即兴创作,即刻贴到墙壁上。
喊的口号不多,但由每个领队带喊,目标集中。记得当时请愿有这么几条,1、面见傅作义司令,解决死难学生问题;2、释放被捕学生;3、打开城门,让清华大学等校学生进城参加游行;4、撤回武装军警部队,解除戒严;5、解决学生读书、吃饭穿衣问题。依据当时情况的变化所提要求也有增减。
在游行过程中,搞宣传的还要贴宣传画,画的大部是凶手开枪杀学生。歌词、歌曲除团结就是力量外,都是现写、现编、现教。会爬高的男学生带着粉笔和沥青刷,把口号从电线干顶写到底部。一部分女生,用小锤子把小石头或玻璃碎片摆成口号字,砸入沥青马路里。七月的北京市已经很热,沥青铺的路都被晒软了,所以很容易砸入里边。当前面请愿带头人到中南海时,全体学生都停在街上和胡同里,等待答复结果。在这时候为了鼓动学生情绪,就把被打死的学生抬过来,向死难同学致哀(后来不让抬死尸而用骨灰盒和照片代替),鼓舞士气,让大家为他们报仇。
但是,傅作义是不敢见学生代表的,北京市长也没见面,只让北京市政府代表,社会局局长徐汇东见面谈判。大约二十至三十分钟向同学们报告一次请愿结果。
由于徐汇东局长没有答复所有条件,学生们砸了社会局并打伤了徐汇东的头部,徐汇东局长被吓跑了。到了中午以后有了结果,双方都做了让步。北京市政府(城防司令)下令解除戒严,妥善解决死难学生问题,解决学生读书、生活经费问题;学生停止示威游行,恢复了上课。
但是,游行结束时,把初中一、二年级个子小的学生全部留下,我是其中之一。每人背一件小行李,由学生会把我们领到中南海社会局大院里,住在很长的游廊下。其目的就是让各界人士知道,还有这么多学生读书和生活有困难,促使当局兑现诺言,可能也分析考虑到军警不会杀害儿童。但是,我们只呆了不到半天,让我们吃一顿晚饭后就把我们撵出了中南海。这也是我第一次游行後进中南海。
记得当时是从中南海的北门进去的,站岗的军人、宪兵、警察没有阻拦我们学生进入中南海。进门后就看到右侧(靠西边)有一个大的游泳池,里边还有人正在游泳。这也是我第一次进中南海,里面有湖、亭、楼阁,绿树成荫,曲径通幽,景色非常美。可我们小孩子也知道,我们是为什么进到中南海的,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突然变化,也许被枪杀,也许被抓起来,哪有心思欣赏中南海的皇家园林风景呢。
如果不是闹学潮运动,我们是不可能进入中南海的,因为在中南海里是北京市政府、宪兵司令部等所在地。门口有宪兵、军队、警察、特务等几层站岗把守,戒备森严,尤其是解放军兵临城下,老百姓和学生是不可能随便进入的。
回到了学校以后才知道是地下党组织决定,已经取得一些胜利,不要再搞过激行动刺激傅作义,否则他可能下令再次开枪镇压学生运动,死亡惨剧会扩大。后来才知道“七五事件”发生时正是地下党劝傅作义投降,和平解放北京城的关键时候,对此我们当时是不可能知道的。
“七五事件”结束了,的确我们有了新课本,增加了新教师,改善了生活,还发给一些衣物如:毛毯、衣服、鞋、袜之类,几乎都是美国救济的物品。建国后曾看到一份杂志报道(实则叙述过程)了这次“七五事件”,学生们要求血债要用血来还,要求惩办凶手傅作义。但是,傅作义是起义将领,又保护了北京古城没有受到破坏,不仅没有罪而且是有功,当时就任命他当水电部部长,不让再追究这件事。“七五事件”的学生运动就算这样结束了,不知道后来又如何处理死难同学后事的。
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天津也获得解放,大军压境,兵临城下的北京城更加动荡不安。在这时我们学校又发生一件大事,于校长遇害了。
我们的于校长(我记得可能叫于洪文)是个思想进步的老师,他为学生的生存、读书、吃饭、穿衣奔波呼喊。
有一天我们正在上课,突然全校集合,学生会宣布于校长被一个国民党兵开吉普车撞死了。这个意外事件引起全校轩然大波,因为于校长非常关心学生,具介绍他是在为学校办事而遇难,后来又听说是被谋害,与当时政府有关。学校向国民党政府提出要求查出凶手,但没有结果。之后全校罢课,全体学生集合排长队给校长送殡,我也参加在队伍中间。学校发给每一个学生一把点着的香火(一把不打捆的香),声势浩大而且严肃又悲愤,哭声不断。
当我们送葬队伍从九道湾胡同走到大街上看到很多宪兵和警察,他们一字排开拦阻队伍前进,但是被学生冲开了又向前走,还未到新街口时学校通知大队学生返回学校上课,只有少数学生代表和教职员工去送葬。后来结果如何,是预谋杀害或只是偶然车祸,加之时局动荡不安,大军压境,人心惶惶,其结果不得而知。
这一年解放军围困北京的圈子越来越小。当局下令每户、每家、每条街都要挖防空洞和战壕,每家的窗户上的玻璃都要贴上井字纸条,以防爆炸时玻璃碎片伤人。市民的粮食、烧煤以及付食供应都要严格控制。搞的北京市民人心慌慌不可终日。我们家当时就住阜城门外大街倒影庙旁边,是城郊结合部。国民党部队的前沿战壕离的很近,后来士兵就撤退距离我们家几百米地方,战壕就挖在大街和居民区。为此他们拆了不少房屋,只要房木、门板搭防空洞和战壕用。我们院四家的大门和住屋门全被强行拆走,住室门只能挂个布门帘,安全没有一点保障。一些国民党士兵开始抢劫城外居民的钱物,我们院中靠大门的一家被褥、衣服被抢走,到了朝不保夕境地。院门、住屋门都被拆走,没有一点安全,没办法我们又搬家到城里西四排楼北街,大红罗厂内小红罗厂七号,租赁北京辅仁大学一位赵教授的房子住下。
当我们刚搬完家,士兵就用沙袋把阜城门和所有外城门全部堵死了。解放军偶尔向城里热闹街道放一发炮弹(没有炸死过人),故意制造紧张空气。搞的人心更加慌恐不安,城外的人都想搬到城里;城里的人也有的认为城外农村会好一些,想搬到城外去躲避战争炮火,形成了像钱仲书《围城》里描写的:城外的人想冲进城里去,城里的人想冲出城外去。当然,在那个年代又是那个特殊时刻,出城的人也是很少的,进城的人也是很少的,因为时间很短崭,没有选择的余地。确实也有些大户人家,因为东西多没有能搬进城里。此时,我和表弟田乐三,堂哥张福国,都住在德胜门内九道湾里的热河临时中学校里。每个星期回家看看。
一九四九年元月到了!这是一个可喜的日子!北京和平解放了!人们紧张,压抑,恐惧,彷徨,愤怒的心理一下释放了,心情舒畅了,恰似见到青天!我们和所有学校的学生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人民政府爱人民,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街上的广播喇叭播放着王坤唱的“翻身道情”和白毛女等歌曲,准备迎接解放军入城。各个机关团体和学校的学生,一面工作,一面上课,还要轮流到街上扭秧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先接管守备部队,各城门换上了解放军站岗。我家住在西四红罗厂离阜城门很近,和几个同学跑到阜城门里大街,看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的交接仪式。现在回忆起来和电影《大决战》里北京和平解放的交接仪式大致一样。
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式开始了。先头部队是指挥官坐吉普车,和北京政府及各界代表坐卧车开道,继而是步兵,坦克兵,炮兵,装甲兵,骑兵,空军等等,浩浩荡荡,威风凛凛,纪律严明,衣着整洁,雄赳赳气昂昂,秋毫无犯地进入北京城。在主要大街上武装游行了三天(可能还多几天),因为我们上学了,不能天天去看解放军游行了。
我们每天在西四排楼大街和到西单排楼或西长安街看解放军入城式,因为这几条大街最宽大,人最多。而且通达宣武门、天安门、和平门、崇文门等内城门,也是北京的中心。据说解放军在入城前曾在城郊进行过入城训练,衣服也是新换的。此时,在北京的热河临时中学向何处去,是学生们和教职员工最关心的事。经过讨论决定:
1、可以回热河省原籍继续上学;
2、可以参加解放军南下;
3、有条件的可以在北京继续上学,校方负责办理转学、参军等关系;
4、一部分留北京工作。据我所知,回原籍的是一部分,参加革命的较多,特别是参加解放军南下的不少。北京和平解放时校内的地下共产党员公开了身份,有教师也有学生,他们大部留在北京工作。留北京继续上学的也是一少部分,这些人一是家在北京,一是家境富余的。也有少数人考上了大学
我也说两句 |
![]() 浏览“海北翁的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qigongyangsheng ![]() 可以查看“海北翁的博客”可能有你需要的文章:http://blog.sina.com.cn/qigongyangsheng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