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大纲》
媒体:原创 作者:张天戈
专业号:张天戈
2011/3/27 11:21:59
《气功大纲》
1975年在青海乐都地区柳湾三坪台出土的马家窑时期的文物——浮雕彩陶罐上,是一个练气功站桩的人形,说明中华气功至今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
气功名词来源于传统的导引、吐纳、按跷、舞蹈等。并以其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色和丰富多彩的锻炼方法,博得了人们的喜爱,使其流传五千年不衰的原因虽多,关键在其医疗与养生保健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国家出版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气功卷》对医疗气功有了新的定义。简言之,“利用传统的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三调(四调)为手段,达到医疗养生保健为目的的方法和理论就是中医气功学”。
一、古代气功已涉及临床
气功医疗养生,古时称其为导引、按跷、吐纳、养生…等。据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记载:在四千多年前的唐尧时期,中国中原地区曾洪水泛滥成灾。《吕氏春秋?古乐篇》就有用有“宣导”作用的“舞”来治疗“筋骨瑟缩不达”之疾的记载。《黄帝内经》也有用导引、按跷来治疗骨关节病的记载,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发展成为“导引按跷”。
在公元前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记述的“导引按跷”,即类似现代的气功综合疗法,而《灵枢?病传》则把导引行气、乔摩列为当时的一些医疗方法之首,可见其应用之普遍。此外,当时已提出按病症练功,亦即现今所称之辨证选功、练功,如《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述:“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吸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舍下津令无数”。到汉代,气功医疗有新发展。马王堆《导引图》和《却谷食气篇》的出土,说明气功的动功已发展到不同的病症可采用不同的导引动作,且可由调理膳食以提高疗效。当代刘贵珍氏开展气功疗法的四调(调身、调息、调心、调膳)中最后是调理膳食,却谷也是当时的一种治疗方法。华佗的仿生五禽戏动功也为气功医疗临床辨证选功提供了示范。
梁,陶弘景的六字诀已发展到辨五脏之病而发五音,唐以后气功临床发展可以从《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古典文献中反映出来。在巢氏“养生方导引法”中所列古代气功200余条,以药物为主、气功为辅,或以气功为主、药物为辅的综合治疗,已形成临床医疗常规。不同病采用不同气功方法,如“虚劳候”、“痰饮候”、“风痹手足不随候”等在练功时间、姿势、呼吸、意念、次数都有不同要求。宋、元、明在气功医疗的分科治疗又有发展,如气功治疗眼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也有记述,布气治疗方法(“外气”)也在临床采用。清代以后,由于西洋医学的引进,王朝的腐败,中医发展受到影响,气功医疗被列为江湖术,濒临灭绝。
二、当代气功养生医学的建立
建国后政府制定了中医政策,气功随之获得新生。1954年至1955年,唐山市建立了气功疗法实验小组,并在唐山市进行了尚无先例的临床实践工作,为当代气功临床学揭开了序幕。在实践中曾得到一批热爱中医气功的医学专家协作,并参与设计科学实验方案。如北京协和医院原放射科主任余贻倜教授、唐山工人医院原院长王锦溥教授、负责医师王树彬、功法指导刘渡舟、刘贵珍,以及有志于气功医疗事业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多次重复试验。为了肯定气功的医疗效果,实验组的同志们担风险停止一切药物,让病人住在医院里练功,进行细致观察和记录,获得了可贵的临床资料。经过总结分析,四种疾病的疗效都在90%以上,溃疡病的治愈率达80%,有效率达100%。在卫生部领导的关怀下,河北省卫生厅段慧轩厅长、原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黄月庭教授对气功疗法的命名参与了意见。1955年卫生部李德全部长签发的奖状中,明确写上了“气功疗法”字样,气功养生医疗由此进入当代医学舞台。
此期,继承、挖掘、整理了有效的传统功法内养功、强壮功、放松功、周天功和保健功、五禽戏、八段锦、太极内功以及站桩功、大雁功等,同时确立了气功操作的四调内容:调身(调姿式)、调息(调呼吸)、调神(调心,意念)、调膳(调理饮食)。对气功操作进行了科学化规范化整理,为气功科研打下了基础。
中央领导对气功疗法的疗效和特点也表示满意,五十年代我国处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缺医少药,针灸、气功的推广符合国情,1956年,用12种文字向国外报道时使用的语言是“中国不吃药、不打针、不花钱、不费事的民间疗法——气功疗法”。1957年,中央领导谢觉哉同志题词:“气功疗法,人人可行,不花钱,不费事,可以却病,可以强身,可以全生,可以延年”。《气功疗法实践》一书问世,对气功医疗普及起了积极作用,气功医疗养生从此奠定了基础。
三、气功医疗养生的进展
继唐山、北戴河气功疗养院的建立,1957年上海气功疗养所、温州气功疗养院也建立了起来,嗣后综合医院以及各省疗养院均开展了气功临床医疗,如辽宁兴城工人疗养院、干部疗养院、八一疗养院、北京小汤山、亚非拉等疗养院,还有青岛、大连、太阳岛的疗养机构以及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不胜枚举。1959年,北戴河召开全国气功医疗学术座谈会上,登记开展气功临床医疗的单位就有200多家(不包括未到会的单位)。几百家卫生医疗单位开展气功医疗,为临床提供了大量不同的病种,所以1956至1966的10年,是气功医疗临床发展的黄金时期。
气功临床观察治疗有效的病种已经达到30多种,挖掘整理的功法80多种(均为传统功法和广为流传的民间功法),从治疗内科疾病发展到治疗传染病。如上海第二结核病院用气功治疗肺结核,兴城工人疗养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上海还用放松功治疗急性阑尾炎,均取得可靠疗效。
当时的住院病历、门诊病历虽不统一,但都以医院或疗养院病历为依据,增加练功日志和练功反应表、症状消失表、饮食增减表等,利用医院当时所有的监察手段,采用西医病名和中医病名同时并列,所以中国气功临床是以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的。
对气功医疗的用语也作了规范化尝试,如对气功、气功疗法、气功养生、气功三调、静功、动功、练功反应、练功效应、练功偏差、气功康复、气功综合征、、气功疗程、气功医护常规、气功调膳、气功入静、气功纠偏……等名词作了统一解释,并为大家所通用至今。气功术语的初步规范,为医疗养生实践、学术交流提供了方便。气功医疗养生的基础研究,在五十年代末已经起步。八十年代后,气功医疗又得以新生,各地气功床位恢复,为气功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条件。刘贵珍的《气功疗法实践》再版,赵宝峰等合著《中国气功学概论》、张天戈著《实用气功手册》等著作出版,总结了“气功临床医疗规律研究”重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气功卷》的出版,又标志着气功临床进入新的里程碑。由此,气功医疗走向世界,世界医学气功学会成立,中国气功走向世界。
四、气功医疗养生事业今后发展
气功医疗养生研究是气功的基石,否则会同甩手疗法、饮水疗法、鸡血疗法一样,刮一阵风就过去了。气功在四十年历程中虽经过大起大落,但“气功热”已经热了几十年,其原因虽多,根本一条还是临床的疗效让人信服。今后的气功发展重点仍在养生保健和临床应用。
1、建立更多的临床试验基地,并开展多学科协作研究,在今后拿出更多的具有客观指标的气功治疗各科疾病的养生科研成果。
2、在科学研究同时,对气功中反应、效应等进行基础理论研究。
3、名词术语规范化,功法归类并对功法辩证提出客观依据。
4、建立医疗养生气功体系,培养气功医疗养生人才。
5,进行技术、理论、技能、功夫考试、考核和管理机构;
气功医疗养生将是21世纪风靡世界的自我身心锻炼的非药物疗法,人类需要气功医疗养生。
(张天戈)
————————————————
《气功大纲》
一、古代气功发展简况
据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记载:在四千多年前的唐尧时期,中国中原地区曾洪水泛滥成灾。《吕氏春秋?古乐篇》就有用有“宣导”作用的“舞”来治疗“筋骨瑟缩不达”之疾的记载。《黄帝内经》也有用导引、按跷来治疗骨关节病的记载,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发展成为“导引按跷”。
气功医疗养生,古时称其为导引、按跷、吐纳、养生…等。早在公元前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记述的“导引按跷”,即类似现代的气功综合疗法,而《灵枢?病传》则把导引行气、乔摩列为当时的一些医疗方法之首,可见其应用之普遍。此外,当时已提出按病症练功,亦即现今所称之辨证选功、练功,如《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述:“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吸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舍下津令无数”。到汉代,气功医疗有新发展。马王堆《导引图》和《却谷食气篇》的出土,说明气功的动功已发展到不同的病症可采用不同的导引动作,且可由调理膳食以提高疗效。当代刘贵珍氏开展气功疗法的四调(调身、调息、调心、调膳)中最后是调理膳食,却谷也是当时的一种治疗方法。华佗的仿生五禽戏动功也为气功医疗临床辨证选功提供了示范。
梁,陶弘景的六字诀已发展到辨五脏之病而发五音,唐以后气功临床发展可以从《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古典文献中反映出来。在巢氏“养生方导引法”中所列古代气功200余条,以药物为主、气功为辅,或以气功为主、药物为辅的综合治疗,已形成临床医疗常规。不同病采用不同气功方法,如“虚劳候”、“痰饮候”、“风痹手足不随候”等在练功时间、姿势、呼吸、意念、次数都有不同要求。宋、元、明在气功医疗的分科治疗又有发展,如气功治疗眼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也有记述,布气治疗方法(“外气”)也在临床采用。清代以后,由于西洋医学的引进,王朝的腐败,中医发展受到影响,气功医疗被列为江湖术,濒临灭绝。
二、当代气功养生医学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气功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1965) 气功疗法得到整理、发掘和大力推广。刘贵珍、陈涛等是这方面的先驱者。
刘贵珍(1920~1983年)因病于1948年开始学习内养功,1949年起在休养所推广该功法,1954年着手筹建唐山市气功疗养所,并在有关部门的参与下确立了“气功疗法”这一医疗措施的通用名称。1955年以刘贵珍为首的唐山气功疗法小组受到卫生部的嘉奖。1957年刘贵珍的《气功疗法实践》出版,1959年唐山市气功疗养院的《内养功疗法》问世。两书对气功的推广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北方推广气功疗法的消息传到上海,上海也开始了这项工作。1955年和1956年上海市卫生局邀请蒋维乔在沪举办了两期气功讲座,1957年7月1日上海市气功疗养所成立,由陈涛(1922~1968)任所长,蒋维乔任顾问。1958年上海市气功疗养所受到卫生部表彰。
在这一阶段,气功疗法得到了相当的普及。在功法方面,以北方的“内养功”、南方的“放松功”为代表,一批疗效确切的气功功法被发掘整理,并得到推广,同时对气功疗法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
2.第二阶段(1979~1996) 十年动乱时期,气功被打入“冷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气功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科技工作者关于气功效应的实验研究,为群众性气功活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0世纪80年代形成气功高潮。这次气功高潮的出现与持续,对推动气功疗法的普及及气功研究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此次高潮的主要特点是:(1)功法大量涌现。呈现出传统功法、新编功法百花齐放的局面。(2)群众踊跃参与。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气功锻炼,使气功真正成为广大群众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3)气功科研受到重视。由于多学科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气功科研发展较快,并已被列入体育科研单位的科研计划之内。(4)对外交流十分活跃。使中国气功走向世界,为全人类服务。但随着气功活动的迅速发展,一些不良现象也在滋生蔓延,有人借机诈骗钱财,有的进行愚昧迷信宣传,有的发展非法组织,有的甚至危害社会治安,形成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气功事业的健康发展。
3.第三阶段(1996年至今) 气功进入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健康有序发展的阶段。
为引导社会气功活动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遵照中央领导“要在大力提倡科学,坚决反对迷信,引导社会化气功活动健康发展等方面加强管理”的指示精神,1996年8月5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体委、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气功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了气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划分了政府各有关行政部门在社会气功管理工作中的职责范围及相互间协调共管的工作关系,确定了当前社会气功管理的重点,提出了对传授气功者及从事气功医疗者的资格审查、考核、持证上岗以及对气功社会团体和气功活动要加强管理的要求,并划分了有关的政策界限。
《通知》下发后,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受到全国气功界和各有关方面的拥护。《通知》的下发,标志着社会气功管理工作从此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是社会气功迈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的开端。原国家体委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主管行政部门于1998年又据此分别制订了《健身气功管理办法》和《气功医疗管理办法》。
虽然国家加强了对气功的管理,但是社会上各种打着气功旗号进行非法活动的现象并没有停止。特别是不法分子盗用气功之名,招摇撞骗,蛊惑人心,不仅干扰和影响了正常的气功活动,而且走向了反科学、反社会,成为了有害社会的组织。为进一步加强对气功的管理,2000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以第12号令的形式发布了《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同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以局长令的形式颁布了《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从各个方面对健身气功活动作出了规定,成为新时期加强健身气功管理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为切实担负起健身气功主管部门的职责,2001年6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专司健身气功管理的“健身气功管理中心”。 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气功卷》的出版,又标志着气功临床进入新的里程碑。由此,气功医疗走向世界,世界医学气功学会成立。标志着医疗养生气功和健身气功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对气功医疗养生研究的展望
今后的气功发展重点仍在养生健身和保健方面的应用。
1、建立更多的临床试验基地,并开展多学科协作研究,在今后拿出更多的具有客观指标的气功治疗各科疾病的养生科研成果。
2、在科学研究同时,对气功中反应、效应等进行基础理论研究。
3、名词术语规范化,功法归类并对功法辩证提出客观依据。
4、建立医疗养生气功体系,培养气功医疗养生专业人才。
5,进行技术、理论、技能、功夫考试、考核和管理机构;
气功医疗养生将是21世纪风靡世界的自我身心锻炼的非药物疗法,人类需要气功保健养生。(张天戈)
我也说两句 |
游客于2016/11/26 13:53:03写道: yiyuexxtg!!!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