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模式若干问题的思考
媒体:原创 作者:张天戈
专业号:张天戈
2013/3/4 12:49:03
载于《中医药文化》2013年第一期 第八卷总第44期
中医思维模式若干问题的思考
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李小青
关键词: 中医; 思维模式 ; 思考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281(2013)
当前,中医的发展正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中医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但恪守传统仍是保持中医生命力永续的必备条件。中医重要的传承精髓就是其自身的思维模式。本文试就中医思维模式的若干问题作一些思考。
一、中医思维模式之源起
中医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文化,是体现为医疗理念、技术的一种文化,是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衍生,其思维模式自然是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的。因此,要正确认识进而坚持中医的思维模式,就需要了解其源起——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
1、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是“象思维”
“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易传·系辞上》中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又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中国古人在观察或感悟纷繁复杂的世界万物时,时有难以言传或无从言说的状况,因此立象以达意。“象”,如刘长林先生所言,是“事物系统的自然整体层面”〔1.6〕,就是说,“象” 不同于时下通行哲学所指的与本质相对应的现象,它是指自然的整体状态,是没有被人为分割、剥离、抽象的自然本真。
“象”可以指可感知之物,如《系辞上》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也可指不可测知之物,如《道德经》云:“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王夫之在解释《正蒙》中“神为不测”时说:“不测者,有其象,无其形,非可以比类广引而拟之。”(《张子正蒙注·神化》)就是说,象可以是超然物外的,可以不是客观的事物(当然也不是主观的产物)。这样的象自然是无形的,它是在一种主客观融合为一体的“欲辨已忘言”的感悟中存在。道家经典《道德经》对无形之象——“道”有一段精彩的描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无形之象只有在这种恍恍惚惚、主客体高度融合为一的状态中才呈现出来。
“象思维”的具体操作,是“取象比类”。 所谓取象比类,按张其成先生在《内经学》中所阐述的,是“指运用带有感性、形象、直观的概念、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取‘象’是为了归类或比类,即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导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类同。” “取象比类”中的“取象”即“观物取象”很重要,观什么物?取什么象?如何取象?这里面大有讲究。
中国传统文化“象思维”的思维方式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琴棋书画、诗歌吟唱,无不应用了“象思维”。人们在欣赏此类艺术形式时,会很自然地以“取象比类”的思维惯式来领会其中瑰丽多姿并浑然一体的“有形之象”以及氤氲幻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形之象”。同时,“象思维”还被应用于实用技术方面,最能显示其应用效果的,就是中国的传统医学。
2、“象思维”重视“无形之大象”
如前所述,象分“有形之象”和“无形之象”。在有形和无形之间,中国传统文化更偏重于哪一面呢?回答是,更偏重于后者。当然,“有形之象”是不可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五行,就是通过直观或静观获取的“有形之象”。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天察地,把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形体,按其天然属性而归类的五大象。《洪范》是这样描述五行的:“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五大象即五行作为自然界五大功能的表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用于“取象比类”即比附其他各类象的最重要的基准象之一。不过,中国传统文化似更重视“无形之象”。
《道德经》曰:“大象无形。”所谓大象,就是重要之象、本源之象,而此种象是无形状的,是不可察知的。如王树人先生所说:“中西思维方式的本质区别体现在两者最高理念之不同。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相当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无论柏拉图之‘Ideal’,还是亚里士多德之‘第一实体’,都表现为实体性。而中国此时,无论老庄之道、易之太极,儒家之心性,都表现为非实体性。”〔2〕刘长林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以时间为本位看世界,时间一维,浑然不可分割。时间的根源是运动和变化,显示为自然整体的过程、行为和功能。因而中国人不可能将‘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视为世界本源,而是以无形的实在作为宇宙本源。”〔1.43-44〕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对非实体性的无形大象尤为重视。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道”以及由“道”衍生的“气”就是无形之大象。“道”不可言说,“气”可大致表述。“气”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前者构成了大千世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可测之物,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弥漫于宇宙间的无形之气才是世界一切事物的本源。《庄子》曰:“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通天下为一气耳”。这里的“一气”主要就是指无形之气。气特别是无形气是无所不在并且是浑然一体的,天、地、人因无形气而相沟通。有了对无形气的感悟,才产生了“天人合一”、“整体观”等这些弥足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基石的观念。可以说,离开了“象思维”中的对“无形之象”的把握,就不可能有中国的传统文化。
3、“象思维”的取象途径
“象思维”重视取象,取象分取“有形之象”和“无形之象”两个方面。
先看取“有形之象”之途径。取“有形之象”比较简单,主要采用直观或静观的方法,这在前文阐述“五行”概念时已谈及。这里需要补充一点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有形之象”的直观、静观,与西方文化对现象的观察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把“有形之象”视为自然整体的一部分,是不容割裂的;而后者总要通过现象看本质,视现象为本质的依附物。
再看取“无形之象”之途径。把握“无形之象”的途径有二。
第一,凭“无形之象”的外在的功能表现来加以推演,如《韩非子·解老》曰:“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今道虽不可得闻见,圣人执其见功处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通过死象的骨殖可重现活生生的象,与此同理,通过其 “见功处”即功能的表现可察知“无形之象”。
第二,是在体悟即精神内守、高度入静的内修、內练中来把握之。这是因为“无形之象”具有非实体性,因此难以完全通过直观思维、逻辑思维来把握它。“无形之象”既非物质,也不是呈纯精神的状态,它是主客合一的存在;而只有在体悟中,主客才有可能实现合一,因此体悟是察知它最佳方法。在察知“无形之大象”的途径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象思维”似更重视并擅长体悟。
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在1910年所著的《原始思维》一书中,提出“原逻辑思维”的概念。“原逻辑思维”是原始社会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主客互渗、主客合一的思维方式〔3〕。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东西方无不是采用此种思维模式,但此后便分道扬镳了。西方在启蒙时代后,彻底走上了实证主义的道路,采用了诸如唯心论、唯物论、两元论所主张的主客分离的逻辑思维模式。而东方的中国,并没有抛弃“原逻辑思维”的思维模式,而是将其凝炼和升华。申彰先生说:“中国古代宇宙观和思维方法,是通过继承和发展原思维逻辑而形成的。”〔4.172〕尽管主客分离的思维也产生并有发展,但中国古代传统的主流思维模式是坚持主客融合为一的,体悟就是这种思维模式的集中体现。
张岱年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哲学大纲》中说:中国哲学“重内心之神秘冥证,不重逻辑论证。”钱穆先生在其著作《晚学盲言》中说,中国人“重视心则或更超乎其重视物之上,如是而已。......此等处贵在人之自领会,自体悟。”钱穆先生还在其著作《中国思想史六讲》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之相如“生命”、“心”、“我”等,是难以言说的,只能“直心冥悟,默而识之。”这几位国学巨擘都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特征就是重视朝里向内的体悟。申彰先生说:“西方的主客二分哲学,以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为基础,这种实践以面向人体之外为主。中国古代哲学以另类实践为基础,这种实践以面向人体之内为主。”〔4.127〕
至于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模式方面走上了与西方文化不同的“体悟”之路,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梁漱溟先生对此是这样阐释的:紧紧缠绕中国社会的伦理关系网养成了中国人朝里向内的思维惯式。他说,中国人“一个人生在伦理社会中,其各种伦理关系便由四面八方包围了他,要他负起无尽的义务,至死方休,摆脱不得。”这就使得“中国式的人生,最大特点莫过于他总是向里用力,与西洋人总是向外用力者恰恰相反。”〔5.171〕但这只是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而得出的结论。问题的深刻之处还需全方位、多角度来加以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内向式的体悟法,借用梁漱溟先生所言,是“中国文化早熟、理性早启”的产物,比之西洋的那种外向式的实证法,它更具有大智慧、超前性。比如,在悟得宇宙的至理方面,它远远胜出西洋的思维惯式。十余年前,在现代科学的宇宙学领域,突现了一个重大的蕴含无限奥秘的课题,科学家们根据宇宙正在继续膨胀等事实,猜想(请注意,仅仅是猜想)宇宙中充满着无限量的神秘能量——暗能量。暗能量占据了宇宙构成的70%以上,并均匀地分布于宇宙的各个角落。但对如何解密暗能量,科学家们束手无策,有的人甚至预言,现代科学恐怕永远也无法了解暗能量。西方科学运用外向的还原论、机械唯物论的思维惯式,当然是不可能破解宇宙的这一重大奥秘的。而我们中国人的先祖,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以其特殊的思维模式,通过内在的修炼洞察到了它。现代宇宙科学家为之困惑不已的暗能量,很可能就是我们古人早已体悟并已在实践中特别是在防病治病实践中运用的“无形之气”。
在大致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之后,我们就容易理解什么是中医的思维模式了。
二、中医的思维模式之内涵
1、中医的思维模式同样是“象思维”
中医的思维模式是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象思维”的。中医在实践过程中,同样有难以言传或无从言说之处,因此需要“立象以尽意”。
中医的指向是人体,因此中医的“象”无不关乎人体。人体的结构、人体的正常与异常、针对人体异常的治则与治法等,大都是以“象”来表意的。其中,有关人体结构的“象”是最基本的“象”。
中医的“象”同样有“有形之象”和“无形之象”之分,这在人体结构之“象”上得到充分显示。中国远古时的民众,在日常生活包括在防病治病的实践过程中,感悟到道是万物之源,天地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体都是由道所衍生的气所构成(《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气组成的人体结构表现为有形和无形这两个系统。中医最早及最重要的经典《黄帝内经》对此有详尽的表述。
“有形之象”即是《内经》所描述的肉眼能见的、物质的人体形态结构,如书中屡屡所提到的“五体、五官、荣华、九窍、四肢百骸”以及肉眼可见的内脏等。“有形之象”应该是古人通过对人体解剖获得的认识。在《灵枢·经水篇》中,有这样的文字:“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以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无形之象”则是《内经》重点分析阐述的不可察知的人体形态结构,也就是前述的“难以言传或无从言说之处”,其重要组成部分是“脏腑”、“经络”、“精气神”等。这些结构只知其存在于人体内并确实在发挥着功能,但并不知其呈何种形态。如经脉,《灵枢经脉篇》曰:“经脉十二者,伏行与肉之间,深而不见。”
中医“象思维”的操作方法同样是“取象比类”,在中医临床的各个环节上都有应用。如最重要的旨在把握人体结构状态的诊断,王冰曰:“象,谓气象也。言五脏虽隐而不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可以物类推之。”指出,五脏等不可见的“无形之象”可用其他的物象来比类、推演。《内经》曰“天地万物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不引比类,是知不明”。在中医“取象比类”中,也是“取象”很重要,取什么象,如何取象,是关键所在。
2、中医“象思维”同样重视“无形之大象”
中医的“象”有“有形之象”与“无形之象”之分,那么,何者为重?答曰: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在中医的“象”中,“无形之象”是决定性的,是“有形之象”之源。同样以人体结构之“象”为例,《内经》认为,在中医人体结构中,“无形之象”支配“有形之象”,《灵枢·天年》曰:“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作为“无形之象”的“神气”消亡了,作为“有形之象”的“形骸”也就不复存在了。当代学者孙喜灵先生提出:“人体隐态结构系统(即“无形之象”)是以气为中心的脏腑经络”、“生命动力之源泉在于隐态系统之中”、“疾病的恢复与否,关键在于隐态系统的功能紊乱调整与否”等〔6〕,道出了中医的人体隐态结构系统这“无形之象”是人体结构之“大象”即重要之象这一真谛。
3、中医“象思维”的取象途径
中医“象思维”的取象,同样有取“有形之象”与取“无形之象”这两个方面。仍以人体结构之“象”来加以说明。
先看取“有形之象”之途径。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样,中医也是以比较简单的直观、静观来把握“五体、五官、荣华、九窍、四肢百骸”以及肉眼可见的内脏等“有形之象”的;并且,也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观察个别的现象,与西方医学重视局部、忽视整体的做法不同。
再看取“无形之象”之途径,同样是推演与体悟。
推演,就是以人体的外在表现,来推测隐蔽在内的人体状况,如《灵枢•本脏》指出:“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这里所谓的“外应”就是指反映内在“无形之象”状况的外在表现,如面象、脉象、气味象、语言象等。
体悟,在察知 人体内“无形之象”方面,无疑更为重要。明代名医李时珍有一句名言:“内景隧道,惟反观者能熟察之。”被称为药王的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有一句话:“常当习黄帝内视法,存想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反观、内视、存想均是体悟的重要方法。中国的古人主要是通过体悟法,才把握了“脏腑”、“经络”、“精气神”等这些人体结构中的“无形之象”,并深刻体会到“无形之象”是生命之源。对经络、脏腑、精气神这些“无形之大象”的把握,是中医确立的基础。因此,体悟“无形之象” 在中医的生成中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的。
不过,在中医诊疗过程中,如旨在把握“无形之象”状态的中医诊断,似乎历来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推演,而非体悟。具体做法是通过“四诊八纲”来“司外揣内”。把采自患者的症候如面象、脉象、气味象、语言象加以综合归纳,并以阴阳五行来进行比附,然后再对患者内在的“无形”异常体质即“证”作出判断(有人把它比作现代控制论所谓的“黑箱”方法)。
当然,笔者并不否认推演在中医诊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察知人体“无形之象”状态的重要途径。但是,从传统看,中医是看重在诊疗中对“无形之象”进行体悟的。关于疾病的诊治,《内经》中有如下记载,《素问·脉要精微论》曰:“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灵枢·始终篇》认为,医者在实施针刺前,要“深居静处,……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为什么中医在诊治过程中要保持虚静呢?这种虚静可以理解为內练返观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医者更容易调动自身的正气,体悟自身的“无形之象”,并以此来感应患者的“无形之象”的异常。古代医家有言:“医者,意也。”这里的“意”,应该有感悟“无形之象”的能力这一层意思在内。还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望而知之”的“望”,看似是指观察“有形之象”(当然有这方面的内容),但其实质应该是对“无形之象”的体悟。体悟“无形之象”是有相当难度的,把握它,需要在內练、内视方面有高超的能力。
中医发展史上高明的医生即“上工”善于把体悟“无形之象”作为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如《素问·九针十二原论》曰:“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素问·宝命全形论》曰:“至其当发,间不容瞬;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是说,上工即高明的医生是注重对“神”即“无形之象”的把握的,能根据自己所体悟到的患者体内气的运行状况来施以针刺。又如扁鹊,《史记扁鹊列传》虽没有明确记载他是如何体悟“无形之象”的,但却披露了他三见齐桓公,每次都能一眼准确判断出齐桓公的病患之状况的奇事。人们多认为扁鹊具有透视功能,实际上,扁鹊是在体悟患者体内的气机变化这一“无形之象”方面具有颇高造诣罢了。
三、中医思维模式之培育
作为中医从业人员,践行“象思维”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医的本质,而且对提高诊疗水平也是有极大帮助的。目前,中医的医者,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取象比类”,即取“有形之象”以及采集外在的体征去推演“无形之象”,似乎不成问题;然而,对于如何体悟“无形之象”,却被一些医者忽略了,或者说是不擅长。因而,在此主要阐述一下如何培育、提高体悟“无形之象”能力这个问题。简而言之,要培育、提高体悟“无形之象”的能力,“内修”是不可或缺的。古代的内修法纷繁复杂,完全照古法去做,有一定困难。不过,有一便捷法门可供选择,这就是修炼仍为当代不少人所青睐并实施的气功入静。
气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家诸派。道家是其主要源头,儒家及佛家也与它有不解之缘。其他,如武术家等也为它提供了不少的养料。气功最核心的要领是什么?是入静。入静是贯通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大家之理念——修心性在养生实践领域的体现。气功锻炼讲求“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三调”之中,“调心”是核心,是枢纽;“调身”和“调息”虽有其独立的作用,但主要是辅助“调心”的。“调心”有各种方法如“守一”、“观相”、“存想”等,但其要旨为一,就是使原本纷乱的思绪摆脱世俗的名、财、色的影响,安定下来,内敛内守,进入高度入静的状态。
气功入静能取得防病治病的良效,解放以来数十年间,气功的临床观察及科学实验对此已有明证。同时,因为气功入静荟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内观”、“内视”、“內练”等体悟“无形之象”之法的精华,如儒家的“坐忘”、佛家的“禅修”、道家的“内丹”等,因此,气功入静,也是培育、把握中医践行“象思维”、体悟“无形之象”之能力的重要一途。
近、现代中医学界泰斗张锡纯提倡医家力行“內练、内修”的静坐气功,认为这是“领悟脏腑经络之功能和人体内气化作用”的捷径。他还认为:“內练内修”的佛、道气功是中医的源起和基础〔7〕。当下中医界的有识之士,也认为要体悟经络等“无形之象”,就应当进行气功入静的训练。贾海忠认为:对经络存在真实性的怀疑是学好中医的最大障碍,而气功小周天的“内证”办法能让我们体会到经络的存在和经气的循行〔8〕。谷万里认为:中医学原理的发明是基于古代先哲们的养生修道体验。《黄帝内经》中的藏像、经络、气化等理论,几乎无一不是从这种内证实验中认识总结出来的。〔9〕。刘力红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存在很细微、很精深的内证实验。内视返观就是典型的内证实验。正是这个内证实验和理性思考的结合,才产生了传统文化,才构建了中医理论。”〔10〕2012年4月,甘肃省卫生厅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各级各单位医务工作者带头学习运用真气运行法。要求各级各单位建立真气运行训练室,认真组织人员参加师资培训,起到良好的养生保健作用,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据《中国中医药报》2012.4.12.第一版)“真气运行法”是气功入静的典范功法。笔者认为,甘肃省卫生厅的这一举措,其意义不仅在于强化中医养生保健的作用,更在于中医的医务工作者通过这一功法的锻炼,可更好地把握中医“象思维”,提高体悟“无形之象”的能力。
以上,粗浅地阐述了笔者有关中医思维模式的一些思考。总之,要深刻认识中医并正确地实施中医,就不能不按其本来面貌来了解和把握中医的思维模式----“象思维”。目前,在如何理解和把握中医思维模式这个问题上,业界多有争议。梁漱溟先生曾说:“后世医家转不见有这事(指中国古时的人体解剖术及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事,即当前西方医学的路子),而全都归入一套玄学观念的运用。”〔5.17〕对中国传统文化尊崇有加一如梁漱溟先生,尚且视中国传统医学的思维模式为玄学,可知在当下的中国传统医学领域里,要切实确立以向里、向内为主要特征的“象思维”有多艰难。然而,假如否定或曲解了中医的思维模式,就会唯西方科学这个马首是瞻,以逻辑思维代替“象思维”,以外向的思维惯式代替内向的思维惯式,结果就是,中医名存实亡。当然,说坚持中医的思维模式,并不是要全面抵制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逻辑思维模式,况且中医本身并不排斥逻辑思维。有学者认为,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就是借助逻辑思维来反映药物世界,揭示本草的规律,创立本草学理论的〔11〕。然而决不能反客为主。刘长林先生说:“意象思维并不排斥抽象思维,而且需要与抽象思维合作,但要将其统摄在自己的框架之内。”〔1.201〕国家中医药发展论坛(珠江论坛)第四届学术研讨会2011年7月在广州召开,中医学、中国哲学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发出呼吁:发生学研究应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点,厘清中医基础理论的结构框架、概念体系、思维模式,让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回归中医本源(见2011年8月4日《中国中医药报》)。廓清迷雾,蓝天必将重现。相信中医思维模式定会重新焕发生机,中医的蓬勃发展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刘长林.中国象科学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王树人.中西比较看中国象思维〔N〕.中国中医药报,2010.10.25.:第三版
〔3〕(法)列维·布留尔著 丁由译.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95
〔4〕申彰.中医今解与关系医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71
〔6〕孙喜灵.中医学人体结构理论研究〔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2
〔7〕吴云波.张锡纯力倡气功养生学〔N〕.中国中医药报,2007.3.23.:第五版
〔8〕贾海忠. 学好中医必须要做的一件事〔N〕.中国中医药报,2008.11.13.:第八版
〔9〕谷万里. 内证实验是中医学独特认知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6.6.30.:第五版
〔10〕刘力红.思考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15
〔11〕 朱祥麟.《本草纲目》逻辑思维形式初探〔N〕.中国中医药报,2011.12.29.:第四版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