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气功的特点
媒体:原创 作者:张天戈
专业号:张天戈
2009/6/8 15:57:02
医学气功的特点
一、气功是自我调节锻炼
在医疗保健中,不论服药、针炙、推拿、理疗、手术、放射治疗等,患者均处于被动地位,依靠药物作用、仪器效应或开刀施术来治疗疾病。而医学气功与各种医疗保健手段有所不同,是患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用自我锻炼的方法获得疗效,所以,它具有主动性、整体性、实践性和强调意念作用等特点。
医学气功强调自我锻炼,而自我锻炼是依靠练功者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的。因为只有个人主动地进行锻炼,才能把锻炼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里的所谓“主观能动性”,实际上是指依靠自己的努力,锻炼用个人的意念向自己身体内部发放信息的能力,以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自身的生理潜能,达到治病强身保健延年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气功有个正确认识,有正确的练功目的,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对气功的治病机理和特有疗效等有概括地了解,以便树立信心,毫不动摇地坚持长期锻炼。
医学气功既然是一种自我身心双修方法,就必然要求自己身体力行,这就是它的实践性和主动性。举例来讲,自我按摩辅以练气调节,属于气功,而他人按摩就是推拿。那种被动运动的医疗方法,就与医疗气功的自我按摩锻炼方法有所区别了。
医学气功锻炼方式的特点,还在于它的特定性调节锻炼。气功锻炼的主体内容是由调身、调心、调息三类特定的调节手段和“动”、“静”两类特定的练法所构成。这“三手段两练法”对人体的机能活动有各有不同的作用,在锻炼中又各有特定的要求。这些内容就是气功锻炼方式的特色和优势。这些锻炼手段和锻炼方法,在各种不同的功法中,各有不同的侧重,从而又形成了各种功法的各自特点。如以“静”为主的功种习惯上称作“静功”,以“动”为主的功种习惯上称作“动功”等。然而,这“三手段两练法”又是一个整体,既可相互促进,又可相互制约。只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加以科学地组合和运用,就可构成多种多样的功法,再遵循辨证施功的原则,便可泛应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
气功锻炼是对形体和精神同时要求的,它不仅重视形体锻炼,而且还特别重视精神锻炼,并且认为精神锻炼对气功的效果和自身健康是极为重要的。气功的精神锻炼、包括情志、心理和思维的锻炼,所以它能陶冶人们的性情,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品德。
二、气功是整体疗法
气功不是专一针对某种疾病的特异疗法,而主要是改善人高整个机体功能,强调内因为主的整体疗法。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气功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治疗方法,而是通过意气、形的综合锻炼,增强机体的防御机能和适应能力,在机体本身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前提下,而达到愈病强身的。因此说它是从整体治疗出发,并在相应的多种疾病上起作用。我们从实践中观察到,往往在治疗一种慢性病的同时,其他疾病也随之减轻或治愈。臂如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为主要疾病的同时,合并的胃下垂和神经衰弱也可相应好转或治愈。有的患者身上的脂肪瘤在练功治疗其他疾病的同时也自然消失。可见气功绝不单纯针对某一器官进行治疗,它可以调节机体的整个功能,使之摆脱病理状态而逐渐转向健康。
气功是否可以百病皆治呢?回答是肯定的。虽然不能把气功说成能“包治百病”,但气功治疗的病种确是相当广泛的,根据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足以证明它对近百种疾病都有一定程度的治疗效果,无疑,这同它的整体治疗作用是分不开的。
《素问?评热病论》载:“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刺法论》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正气的强弱,不仅是疾病发生与否的根本原因,而且是疾病发展、变化、预后和转归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在病久致虚,整体衰退的情况下,正气就更为重要。疾病的产生、发展和转归,取决于“正”、“邪”双方斗争的胜负比较,而这种矛盾斗争的决定性因素,则取决于人体的正气。如果正气旺盛,能奋起抗邪,使外邪不能侵入机体,那么机体就不会发生疾病;患病之后,正气如果充足,就能很快战胜病邪,疾病易痊愈;如果正气虚弱,抗邪无力,就会使邪势漫延,病情加深、加剧。由此可知,正气是决定人体健康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气功锻炼能培育真气,扶植正气,所以在未病之前,气功可以预防疾病;患病之后,气功又可扶正以退邪,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