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明健身气功功理之我见 宋天彬
媒体:原创 作者:宋天斌
专业号:海北翁
2010/1/7 12:47:09
探索自然奥秘是人类的天性,“是什么?为什么?”是打开科学宝库的两把钥匙。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不迷信,不盲从,是有科学素养的表现。特别是处于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信息涌入眼帘,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更要提高识别真伪的能力。对那些没有实践经验和实验依据的垃圾信息,要采取马克思所说“怀疑一切”的态度。
探索健身气功功理是必要的,否则歪理邪说会误导人们走人歧途。所以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以来,首先提出“讲科学、倡主流、抓管理”的正确思路。不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对新编创的健身气功进行严格的现代科学研究,以便证实其健身作用,阐明其健身机理。尽管这些研究还有待深入,但已确立了良好的开端。这项工作是需要一定物质设备条件的,不是人人都能参与的。对于广大练功群众来说,要从传统的中医理论方面进行探讨,也未尝不可。但是要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千万不可沿着传统的思路,越走越远。因为越深入到微观领域,就难免主观臆测和推断了。无论是精、气、神理论,还是阴阳五行、脏象经络学说,从宏观领域来说,都是正确的,具有哲理的性质,高屋建瓴,能指导实践。但是真理超越一步,就可能是信口开河,谬种流传。所以在运用中医理论探讨健身气功功理时,宜粗不宜细,只能在宏观领域里高度概括,具体机制的探讨,还要靠现代科学。例如“摇头摆尾去心火”,首先要弄清楚心火的概念。古人对内脏结构和功能的联系有部分了解,但又不完全了解,于是就以观察外部机能状态和反应状态为主来建立概念,往往忽略其形态结构,这是一种用黑箱方法建立的灰箱模型,与现代实验医学的解剖生理系统不同。中医的脏腑不仅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概念。所以中医讲的“心脏”,除了在解剖上代表跳动着的心脏外,还包括了一部分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心火旺时,可能出现心烦、心悸、失眠、多梦、胸闷、胸痛、口舌生疮等症状。这一动作是否能去心火,还要靠实践来证明。至于为什么能去心火?还需要用现代科学去探索,不要用中医基础理论去牵强附会的解释,因为这正是中医理论的短处。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