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正文
媒体:原创 作者:侯书礼 张林福 等
气功功能态下血压定向调节的观察 侯书礼等
媒体:原创 作者:侯书礼 张林福 等
专业号:海北翁
2007/10/22 12:19:23
气功功能态下血压定向调节的观察
航天医学研究所 侯书礼 张林福 龚文尧 蒋秀英
一、前言
近年来,气功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有关用修炼气功调节气功师自身血压的情况,常有报道【⑴⑵⑶⑷】。但是,多数皆采用“袖套式水银血压计”,靠医生听诊判断科比声。并且,观察修炼气功血压的作用方法尚欠完善。有的人,甚至把由于安静作用造成的血压下降,也简单地认为是气功作用造成的。比如,把在座位练静功后半小时的血压,比功前安静是下降,认为是由气功作用造成的⑶。这就有可能有假象存在,而在气功学界造成混乱。
众所周知,人体的血压是一个易变的生理学指标,影响它变化的因素实在太多。因此,在观察气功师修炼某种功法,意念不同的内容时,是否对调节自身的血压有作用时,必须有一套新的方法予以评价。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用“三级连续升降法”(见后),来观察修炼某种功法,意念内容不同的时候,气功师对自身血压的调节作用。以便给修炼气功是否能定向调节自身血压,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从为它在医学气功学上的应用和在体育气功上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二、方法
㈠ 被试者
选择修炼内养功等静功5年以上的气功师17名,作为气功师组。修炼同样功法,练功时间几个月到不足5年的练功者22名,作为练功组。以及什么功法也没有练过的对照组19名,作为对照组。
三个组的年龄是可比的。
㈡ 实验程序
被试者按照练气功的要求(如:不过饥、过饱,不做激烈的体力活动和思想活动,休息良好,情绪稳定,实验前24小时之内不服任何影响血压的药物等)做好准备,进入半隔英音的实验室内。取仰卧位,安置好UA-251型自动充放器、自动判断血压的科氏声、自动打印血压数值的电子血压计。被试者安排休息15分钟后,测定其功前安静血压数值三次。然后,在气功师进入气功功能态,意念血压上升的第2分钟时,在气功师的呼气周期的时项中,测定其功中血压值。接着意念血压下降,同样在意念的第2分钟,测定其功中血压数值。如此意念血压上升→血压下降→血压上升→血压下降→血压上升→血压下降→,连续三级,共六次血压数值(我们这种连续三级共六次升、降血压的检查方法为“三级连续升降法”)然后,被试者休息半小时以上,或者再次日同样时刻,同样条件下,再在坐位,完成同样的检查。
练功组也完成同样的检查。对照组被试者,则进行“模拟”练功,其余条件尽量保持与气功师和练功者相同,完成同样程序的检查。
特别注意在练功整个过程中,被试者全身松、静、自然,尤其是测量血压的上肢,不能有任何用力而造成肌肉收缩的情况。
㈢ 数据处理:
对每个被试者,求出在仰卧位和坐位时在功中2、4、6、10和12分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收缩压加舒张压(S+D),以及上述各指标和其前一时刻的变化值,△S=Sn—Sn-1,△D = Dn—Dn-1,△(S+D)= (S+D)n —(S+D)n-1。在意念上升的2、6和10分钟时,△D、△D 和△(S+D)增加,为正,下降为负;在下降的4、8和12分时,此时减少为正,增加为负。然后,在求 ∑△D 和∑△(S+D)。最后,对同样姿势时各时刻上述各指标,进行组间比较。
三、结果及分析
㈠ 气功功能态下坐位时三个组个指标的比较
⑴ SBP 的变化
由表1,可见,在坐位时,气功师组在气功功能态下,当意念血压上升的时刻与对照组比较,其SBP均显著或者非常显著地上升。练功组在气功功能态下,相对的时刻,与对照组比较,SBP也有相同的变化。由于对照组的SBP,实际上是在安静值附近的很小小范围内的波动状态,因此,在气功师意念血压下降的时刻,SBP有接近对照组数值的倾向,使得意念血压上升时的显著或者非常显著的差别没有了。
我们注意到练功组在意念血压上升和下降时的SBP的上升和下降,与气功师比较,有同样的上升和下降的趋势,只是幅度没有气功师组来的大。
⑵ DBP的变化
由表2可见,在坐位时,气功师在气功功能态下,当意念血压上升的时刻,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上升。而在意念血压下降的时刻,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练功组意念血压上升和下降时,其DBP上升和下降的趋势不明显。
有上述⑴、⑵可见,有一定修炼气功的功夫,就可以按意念使自身的DBP上升或下降;但是,要让DBP随意念上升或下降呈定向变化,就要求较深的功夫才行。
⑶ (S+D)的变化
由表3可见,在坐位时,气功师组在意念血压上升的时刻,比起对照组,其(S+D)均有非常显著地上升。而同样条件下,和对照组比较,练功组只在第6分钟时有显著差别。该组随意念血压上升和下降的幅度虽然小于气功师组。而对照组的(S+D)基本在安静值附近范围内波动。
⑷ △(S+D)的变化
由表4可见,在意念血压上升和下降的各个时刻,气功师组的△(S+D)均有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而且,除了第10分钟时而外,气功师组的△(S+D)也显著和非常显著地高于练功组。就是第10分钟,气功师的△(S+D)为1,5 Kpa,也高于练功组的0,85Kpa。而练功组,只在8,10和12分钟时,显著或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
三个组之间,△(S+D)表现出很有规律地变化。从气功师组、练功组到对照组,△(S+D)数值逐渐减少。气功功能态下,练功组各个时刻△(S+D)的数值,均在气功师组与对照组之间。可见,修炼气功的功夫越强△(S+D)越大。反之亦是。所以,我们能看到,对照组的△(S+D)基本在零线附近小范围内波动。
并且,我们看到,气功师组、练功组和对照组各个时刻△(S+D)之和∑△(S+D),分别为11,9Kpa(89mmhg)、3,5 Kpa(26mmhg)和—0,1 Kpa(—1mmhg),其两两之间差别非常显著。
⑸ △S 的变化
由表5可见,在坐位时,在气功功能态下,气功师组意念血压上升和下降的各个时刻,△S均显著或者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并且,除了10和12分钟时刻外,也显著或者非常显著高于练功组,其10和12分钟时的1,2和1,3 Kpa也高于练功组的0,7和0,8 Kpa.同样条件下,练功组在6、10和12分钟时,也显著或者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而且在2、4和8分钟时刻时,也都高于对照组。并且,气功师组、练功组和对照组,△S也表现出像△(S+D)同样的有规律性的变化。并且∑△(S)有与+D)同样的有规律性的变化。三个组之间的∑△S,两两之间差别也非常显著。
⑹ △D 的变化
由表6可见,在坐位时,气功师组在气功功能态下,意念血压上升和下降的各个时刻,除了第10分钟时而外,都显著或者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在2、4和6分钟时,也显著或者非常显著高于练功组。就是在8、10和12分钟时,△D也高于练功组。而且,气功师与练功组和对照组∑△D都有非常明显的差别,但是练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没有差别。
由上述⑴—⑹的结果可见,在坐位时,除个别时刻而外,三个组之间在气功功能态下∑△(S+D)、∑△S、∑△D、△(S+D)、△S、△D、(S+D)、S和D,均有显著或者非常显著地差别。而且,从气功师组、练功组到对照组的顺序,各时刻,各个指标均存在有的规律的变化。以△(S+D)为例,这种规律就是,各个时刻,练功组的值,均在气功师组和对照组的中间。气功师组在1,5——2,5 Kpa之间,练功组的0,3——1,1 Kpa之间,而对照组的在0,0 Kpa 附近小范围内波动。这表明△(S+D)值越大,修炼气功的功夫水平就越高。用∑△(S+D)看,就更清楚了。气功师组、练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1,9、3,5和(—0,1)Kpa。
㈡ 气功功能态下,仰卧位时三个组各个指标的比较:
⑴ SBP的变化
由表7可见,气功师组在意念血压上升和下降时均能上升和下降。练功组在第10分钟意念血压上升时,反而下降,第12分钟时意念下降反而上升。这表明两组之间,虽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也表现出修炼气功功夫水平的差别倾向。对照组基本在安静值附近小范围内波动。
⑵ DBP的变化
由表8可见,气功师组在意年血压上升和下降时,DBP均能上升和下降。而且,在第6分钟时,比对照组上升明显。而练功组和对照组均没有这种倾向。
⑶ (S+D)的变化
由表9可见,气功师组在意念血压上升和下降时,(S+D)均能上升和下降。而练功组头二级可上升、下降,而第三级意念上升和下降时,却不能上升和下降了。这表明了该组和气功师组的差别。当然,对照组基本在安静值附近小范围内波动。
⑷ △(S+D)的变化
如表10可见,气功功能态下,仰卧位时,气功师组2、6、8和12分钟个时刻的△(S+D)的值,均明显或者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4和10分钟时,虽然没达到明显差别的程度,但也显然高于对照组的值。练功组也比对照组,在2、6和8分钟每个时刻,,也显著或者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
气功师组和练功组相比较,除了第4分钟时间时的△(S+D)值接近外,其它各个时刻均高于练功组,而且在12分钟时还达到非常显著高的水平。
而且,从气功师组、练功组到对照组的顺序,分别为5,2,2,1和0,4 Kpa。三者之间两两相比较,都有显著或者非常显著的差别。表现出∑△(S+D)越大,气功的功夫水平越高的明显规律性。
⑸ △S 的变化
如表11可见,气功功能态下,仰卧位时,气功师组的△S值皆高于练功组和对照组,并且在2、6和12分钟时还非常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而在12分钟时,还明显高于练功组。练功组在第一、二级意念血压上升、下降时,其△S均大于0,0Kpa.这表明练功组此时已经不能用意念调节自身的血压使之发生定向变化了。
而气功师组、练功组和对照组的∑△(S)分别为3,2、1,1和0,1 Kpa。三个组两两之间∑△(S)值都有显著和非常显著的差别。也表现出∑△(S)值越大,气功的功夫越深的明显规律性。
⑹△D的变化
如表12可见,气功师各个时刻△D均高于练功组和对照组,并且在6和8分钟时,都非常显著地高于练功组和对照组。
气功师组、练功组和对照组∑△D分别为2,01,1和0,1 Kpa.气功师组与练功组、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别。练功组与对照组没有差别。
总之,在气功功能态下,仰卧位时,上述的∑△(S+D)、∑△S、∑△D、△(S+D)、(S+D)、△S、△D、S、△D和D各个指标,从气功师组、练功组到对照组的顺序,都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练功组的数值一般都在一般都在气功师组与对照组之间。
㈢ 姿势对气功功能态下血压定向调节的影响
由表13可见,在意念内容(如血压上升或者血压下降)相同的情况下,气功师组、练功组,在气功功能态下,在坐位时,血压的定向调节作用均比仰卧位时来的明显。这表明气功学家强调的“调姿势”对修炼者在定向调节自身血压的气功功法,是很重要的。
㈣ 应该怎样理解气功对血压的调节作用
⑴ 有些人把由安静造成的血压下降认为是气功的作用造成的。如表14可见,这是高血压病患者,在静坐15分钟后,连续12分钟测量的血压情况。我们看到SBP、DBP和(S+D)都有一个逐渐降低的情况。如SBP,从0时刻的23,5 Kpa(176/mmhg),到8分钟时降到20,0 Kpa(150/mmhg)下降了3,5 Kpa(26mmhg)。这是没有练功的自然安静时得到的结果。由此可见,有的人把练静功一段时间(或者用所谓“气功外气”对别人作用一段时间,前后血压的差值,就认为是练功(或者“外气”)对血压作用的结果。这就很可能造成一些混乱。因为没有扣除掉由安静作用造成的血压本身自然下降部分。
⑵ 有的人①,认为修炼气功对血压有所为“双向调节”作用。意识是说:血压高的练功可以下降,而低的可以上升。
从我们的实验看,修炼气功时,由于意念“血压上升”或“血压下降”的不同,同一个气功师的血压,级可以“上升”,有可以“下降”。所以,气功对血压的调节作用,这是一个按气功师的意念(血压上升或者血压下降),使自己血压定向上升或者下降的定向调节作用。
显然,“双向调节”易使人误解为气功师在练功时,血压既上升又下降。而“定向调节”是反映修炼气功时,按气功师的“血压上升”或者“血压下降”的意念,使自身血压上升或者下降的作用这是比较确切的概念,更符合气功对血压定向调节的实际。
㈤ 应该如何评价气功师定向调节自身血压的能力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可用如下方法评价
⑴ 采用先进的自动充放气、自动判断柯比声、自动打印血压数值的UA-251电子血压计,按照练静功的要求,在松、静、自然的情况下,测量血压。
⑵ 采用“三级连续升降法”,即在气功师意念血压上升→下降→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连续三级升降中,在每次意念的2分钟内测量血压。
⑶ 最好采用∑△(S+D)指标评价气功师定向调节自己血压的功夫。
因为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气功师组、练功组和对照组的∑△(S+D),有很强的规律性变化。∑△(S+D)越大,修炼气功的功夫越深,∑△(S+D)越小,功夫越小。
四、结论
本文采用先进的自动冲放气、自动判段血压柯比声、自动打印血压数值的UA-251电子血压计,对共计58名被试者(17名气功师、22名练功者和19名对照者)的研究表明:
1、在气功功能态下,在坐位和仰卧位时,从气功师组、练功组到对照组的顺序,∑△(S+D)、∑△S、∑△D、△(S+D)、△S、和△D 各个指标均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气功师组的最大。练功组的值均在气功师组与对照组之间。(S+D)、S、和D,个指标,随着气功师意念血压上升或者下降的三级连续升降,都能上升或下降。而练功组一般只完成二级升降。对照组基本保持在安静值附近小范围内波动。
2、“三级连续升降发”是评价修炼气功调节自身血压能力的简而易行的好方法。∑△(S+D)、∑△S、∑△D、和△(S+D)是评价修炼气功的气功师,按意念升、降血压而定向调节血压升、降能力的,有一定规律性的客观指标。
3、气功师修炼气功对自身的血压调节,是一个按其意念血压上升、血压下降,而使自身血压上升、下降的定向调解过程。
4、只要修炼得当,达到一定水平后,气功师对自身血压可以有定向调节能力。这是修炼气功可以治疗高血压病或者低血压病的客观实验依据。
对北戴河气功康复医院张天戈、田宏计等及第四届全国气功医师师资班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⑴ 秦 潮 《重阳导引吐纳功对血压及心率的双向性影响,第一届全国气功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辽宁兴城 1987。
⑵ 董 征 《气功外气对高血压病的影响》 《气功与科学》,5,20,1987.
⑶ 张儒林 《气功对血压、脑血流图、下肢血流图和心电图的影响》,《中国气功》,2:11-12,1987.
⑷ 朱永昌等 《复方甲硫丙脯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意义》,《中华心血管杂志》,15(3):139,1987.
⑸
庄祥昌 《失重对机体影响的某些问题》,《载人航天》1,1-2,1974.
【未完 图表待续】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