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界打算不用“气功”这个词
媒体:撰摘 作者:中医文献研究所
专业号:张天戈
2008/12/12 17:12:04
中医界打算不用“气功”这个词
《中医药基本名词》审定会临床组纪要
时间:2002年3月30、31日
地点:北京西藏大厦3A会议室
参加人员:王永炎、干祖望、任继学、路志正、姚乃礼、陆德铭、许润三、孙树椿、朱文锋、高健生、樊静、王致谱、吴文清(记录)
会议主题:就《中医药基本名词》(初审稿)临床部分及其它名词征求意见
主 持 人:姚乃礼主持30日下午会议;31日上午会议由王永炎主持。
会议纪要
任继学教授:课题组已做的大量工作,是成功的。建议在此次审定会后,稍做工作即可,不用再做大改动。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对于内科临床名词的意见:
1)应该根据临床实际增加一些名词。如:时疫霍乱、肺衰、心衰、肾衰、黄汗、食物中毒、胰腺病、血液病等。
2)一些名词的归类等尚须斟酌。如:震颤病、痉病,应该归到脑系病中合适,而不是放入经络肢体病中;“口僻”与“面瘫”是一个意思,用“口僻”比较合适,亦应放入脑系病中。“解[人亦]”应归到脾胃病中。“痰饮”应再系统化。关格病须重新考虑。
3)胃痛[病]还用“胃疡”为好;“胃痞”改为“痞满”合适。还应加“风头眩”。
孙树椿研究员:目前中西医骨科名词相差不大。
建议把“推拿特定穴位”、“小儿推拿穴位操作法”去掉。
朱文锋教授:对课题组已做的工作,认为基本可以。
对于证候名称做病名的问题还须考虑,如喘证(实喘、虚喘);水肿(阳水、阴水)之类问题还须考虑。
具体意见:气血津液病不应该归为一类,应将之分别归属于其它各处;“眩晕”应改为“风头眩”;“厥证”应为“厥病”;加“尪痹”。在水肿的肾水之前加“脾水”。
路志正研究员:中医病名有其自身特色,不能强求与西医病名一致。一些有意义的中医病名不能丢。如:毒淋病、胃缓、消渴、痛风、子嗽、子痫等。
“产后身痛”应改为“产后痹”;“哮喘”不是“哮病”。
干祖望教授:医史名词应增加,原则是:1)经典著作;2)各学科的创始性著作;3)各科名著;4)著作与医史人物应前后对应。
陆德铭、许润三、高健生等专家分别就各自熟悉的相关学科名词做了一些补充。如外科疮疡病中加“流注”;“瘿气”、“瘿劳”,这两个病名,GB中有,但临床医生并没有采纳,删去。
另外,各位专家经过讨论,还达成以下共识:总论中删去“中医气功学”;把名词“气功”改为“导引”;“祝由”一词可加入,具体位置由课题组商议决定。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