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掉(调)进了“现代的桃花源”里
作者:张天戈
2006/5/11 11:18:21
我掉(调)进了“现代的桃花源”里
一九五六年的六月份的一天,我在同保定河北省第一康复医院人事处的姜处长闲谈,姜处长说:北戴河海滨非常美丽,距离北京很近,今后是中央领导同志暑期办公的地方。你的条件很合适,如果调回北京工作(我要求复员回北京工作或北京上大学)要等很长时间,可能要等半年或一年,而且卫生厅丁一厅长从北戴河支援暑期工作刚回来,咱们省在北戴河有一个干部疗养院,急需要几名青年人去工作接班。北戴河省干部疗养院先要四名青年人。石家庄市也要人,要一大批医疗技术人员,充实河北医学院和组建河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迁院、扩建,新建附属一、二、三、四院,组建石家庄地区医院、石家庄市医院等,两处由你挑选。因此,我同意调到北戴河的河北省干部疗养院工作,因为疗养院工作轻闲,会有学习时间。但是,我要找一个战友做伴同行,因此,推迟到了七月份才与药房调剂员梁家发(后改名梁青)、护士长王瑞先到了北戴河。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与革命工作旅程。十月份刘景文(化验员)也调进北戴河,一九五七年刘兰芬(放射科医生)、崔玉兰(投照员)夫妻、李春才也调来河北省北戴河干部疗养院工作。
当我调到秦皇岛市的北戴河海滨后,发现这个城市许多单位也有由河北省第一康复医院分配来的转业军人和复员军人,如市政府两人(张洪儒等)、市商业局三人(如纪绳刚外号毛老季夫妇等)、市人民医院(总护士长刘素琴爱人分配在市公安局工作)、肖司机、柳江煤矿等(还有的不认识),就是秦皇岛市人民浴池也有一个姓黄的师付在那里当服务员(在一次偶然洗澡时碰到的),可见当时河北省第一康复医院,为我省乃至全国各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建设人才。
我非常怀念在古城保定市工作和学习的三年愉快、幸福并长了身体又长了知识的生活。特别是那里的首长对我的关怀与培养,尤其是两次给我上大学的机会,而政治处又推荐我再次入伍并提干,可以说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为了达到个人学习目的,我不得不离开他们,放弃提干机会,放弃两次保送上大学的机会(一次是陕西医学院调干班,一次是音乐学院,我却一心想做记者或文学家),非常想念他们之心境只有我自己知道。他们对我太好了。
观景不如听景这句话,是对一些名不副实的景点而言。所以当我第一次听到北戴河三个字时并没有多大兴趣,一条小河能有什么景可言。我感兴趣的是这个单位的工作对学习是否有利。但是,到了北戴河我才知道名副其实的景点还是有的,这就是旅游度假圣地,后来称为夏都的——北戴河海滨。
我的人生第五旅程 到美丽的夏都北戴河海滨工作
[按]:早在1898年,清朝政府正式批准宣布北戴河为避暑区后,中外名流、富商大贾、各国传教士大量涌入,购地筑屋兴建别墅,到1949年,共建成各式别墅700余栋,北戴河成为中国四大别墅区之一。这里既有民国时期高官政要的别墅,也有20世纪初驻华使节居住过的地方,还有近代名人留下的痕迹。建筑风格以英国维多利亚式为主,也有罗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东洋式等。
我们一行四人,乘火车到了北戴河车站,那个时候下午五点以后没有公共汽车,只好在北戴河又住了一夜。那时只有几辆公共汽车,过点就没有了。第二天再乘河北省北戴河干部疗养院接我们的大解放卡车(拉水的水车,那时疗养院吃用的水要到西山拉水)到疗养院。
美丽的北戴河海滨
第一次进入北戴河时,空气立刻凉爽起来。当进入西山华北军区疗养院的转弯处向东拐弯的地方,突然一片蓝蓝的大海呈现在我的面前,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大海,太美了!开车司机姓肖,也是第一康复医院调来的(后来调入冶金疗养院工作),肖司机了解第一次看见大海人的心情,特意慢慢地开。我们又是坐在大卡车的水箱上,让我们大饱了一次眼福。一望无际的大海卷着白色的浪花扑向海岸,海燕在空中翱翔,时而飞入高空,时而低空盘旋。我也是第一次见到海燕鸟,过去只在电影里见过海燕和大海。瞬间,我突然联想起高尔基写的散文诗《海燕》,恍然大悟,高尔基为什么喜欢海燕歌颂海燕。
拉回我的思绪继续欣赏北戴河海滨的胜景,汽车进入海滨中心区,旅游和休假的人们,穿着各式各样夏装,可谓五光十色,川行在闹市区。街道随着特有的丘陵地脉,上下蜿蜒起伏,两边的楼堂馆所,山庄楼阁,红瓦绿墙,苍松翠柏,鲜花满园,真的好象到了另一个天上世界。
汽车把我们拉到东山的东经路198号,一个大院里。这是一个漫坡形,北高南底有二百多亩地的大院心(坡度约10-16度),北门是正门,只有门框没有门。南门是松林,只有二尺半高的围墙,也没有门。北门里的两侧是两个大果园,疗养楼周围种植着各种花卉,办公楼两侧特别是南侧,松柏参天,各种鸟儿啼鸣飞舞,羊肠小道四通八达,可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做梦也没有想到,我找到了一个白日依楼看大海,夜晚松涛伴我眠的去处。那时可称得上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给我的印象好似到了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里了,只不过是现代化的《桃花源》了。
穿过松林就是海滩,南面就是一望无垠的蓝蓝的渤海湾,而且三面环海,因为东山的一半突入在海里。环海东去20里是秦皇岛市区,再往东20公里就是是世界闻名的军事要塞,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西去是南戴河黄金海岸和唐朝诗人韩愈任过县令的昌黎葡萄园;北依燕山山脉。晴空万里,可见万里长城犹如巨龙飞舞,从燕山顶峰,蜿蜒盘旋而下,直奔大海。龙头停在大海之中,似乎张开大口以吞掉渤海水的气势,横亘在河北与辽宁、内蒙古大地之间,把中原大地分为关里、关外,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起点———天下第一关!
我由一心想当文学艺术家的梦幻之中刚刚走出来,却又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美丽大自然的梦幻之中。也许这就是机遇,或者叫作缘份吧,我掉(调)进了当代的新桃花园里了!
看来早在1898年,清朝末年的老太婆慈禧太后,批准了北戴河为又一个避暑山庄后,也不失为有点开放意识了。
院长田燕桥、副院长刘博、办公室主任孟学东、秘书冯如志(冯益健之父)、医务科主任李岩(家住北京市,协和医院余怡倜主任的同学,都是南满医科大学毕业)等同志,向我们介绍了疗养院概况和简史。原来这个院是一九四九年,原河北省军区某部支队医院,第一个进入北戴河的,并且占据了北戴河西山最好的避暑山庄。这个支队集体转业后,在北戴河海滨西山,于一九五零年建立了河北省第一干部疗养院。
一九五五年以前,中央领导同志,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泊渠、董必武等等同志,每年都在这个疗养院休息办公,只是一个院里有两套工作人员,各不相扰的工作。因为建国初期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没有疗养院,为了中央领导人的安全,中央决定原地址留给中央一分院、二分院,另拨款给河北省干部疗养院建新楼,地点由我们这个院在北戴河任何地方选择,所以这个疗养院选择了一块儿海滨东山东经路靠海的风水宝地。一九五五年开工,一九五六年三座大楼建成。
原设计的三座楼,是仿古代的红黄琉璃瓦大屋顶。又因为中国开展了第一次增产节约运动,把琉璃瓦退掉了(我到疗养院时总务科的刘玉堂科长到西安正在办理退琉璃瓦手续),建筑面积也缩小了。为不让楼房挡住金山嘴雷达工作,把原建楼地基又移到坡下,所以才有了两个苹果园。
一九五六年六月开院,接待政府十四级以上的国家干部,工厂、企业的十四级不予接待,就是不对外。但知名人士、教授、作家、名医、民主党派的领导人、记者、画家也可以住这个疗养院。如我见到的就有:林伯渠、沈均儒、何香凝(廖承志母亲、大画家)、蔡廷楷(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抗日民族英雄)、周恩来的弟弟、邓垦(邓小平的弟弟)、侯宝林、曹建培(李大钊学生新疆师范学院院长、我的病人)、胡华、王前(刘少奇前妻)、艾思奇、王丹一、杨献珍、施今墨(十大名医之一)、任诗吟(诗人、作家)、沙可夫(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张万科(董存瑞的班长)……,流水的疗养人员我已记不清那么多了。
五十年代,这个疗养院有一百个床位。但是,卫生部每年必须控制三十个床位。为了让病人更好的练功,院内保持安静极了。夏、秋季还组织人去粘知了鸟,不让它鸣叫。练功时间,院内不能走汽车和大声喧哗。不像现在扩大到一千床位,搞成了乱哄哄的大杂院,高级领导人、知名人士很少再来光顾。如果学气功治病,也只能住在北戴河别的疗养院,再请我们去看看病、教教气功,如王任重、黄震、王光美等,就是住在别的单位请我们去教功治病。八十年代也曾住过少数高级领导干部,如邓垦和丁华夫妇和几位大使等等。还有的用化名,我们不能追究其真实姓名,不知庐山真面貌,是常有的事。
那时的工作人员并不多,只有四十多个职工,而且没有临时工。但是,每年暑期卫生部和卫生厅,都派医疗专家住在院里,协助做好保健医疗工作。我被安排在医务科任医务干事工作,医务科主任是李岩教授,东北南满医科大学毕业,与同仁医院余怡倜教授是同学。和我想象的一样,我的工作非常清闲,也非常舒服。
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气功,我又走上了新的人生之路!但是,走什么路不是都由自己决定!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真是机遇与灾难同行!
最初一个月我只是熟悉工作和环境,对于这个工作来说,从一千多床位的医院医务处,到一个一百床位的疗养院医务科,真有点小菜一碟的感觉。但是,我对气功了解不多,只是知道一点练武术的要练气功,还没有听到过气功可以治疗疾病。调动时没有提到过这个单位是搞气功治疗的,否则我是不会调到这样一个单位,来搞什么气功疗法工作的。
在序言中已经提到了,路有时不由你自己选择,而是由别人给你指定。对于我来说一生搞气功疗法,就是事不由己,不是心甘情愿的。也只好既来之,则安之,反正艺多不压身么,何况我也喜欢武术,学学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也许里面有学问有文章可写。
一九五六年开院後,当时开展的气功疗法,主要是内养功、强壮功、保健功;传统的有: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太极剑等。以传统的功法为主,太极拳等是配合静功的主要动功。由刘贵珍副院长主持业务工作,并主教气功疗法(刘贵珍同志在一九五六年由河北省任命副院长,以后提升院长)。他是内养功第六代传人,主讲内养功法。刘贵珍的老师内养功第五代传人,刘渡舟老先生也在这个院里作高级顾问。但是,我到北戴河一个多月也没有见过刘贵珍是什么样,据说是在北京为中央领导人教功治病。据介绍刘贵珍同志正患慢性肝炎,并在北京确诊为早期肝硬化。过去因为患肺结核、胃溃疡、神经衰弱而用气功治好了他自己的病,以后又拜刘渡舟为师,故此,因病得艺,一生以气功为业了!
因为我是单身汉,住在办公楼的二楼。对我很优惠,一个人住一间,而且让我兼管全院的每天三次播音,两次新闻,一次文艺节目。有一台较大的收音机和播放机,而且可以放唱盘,这对我以后学习广播汉语、广播俄语起了不小的作用。
最初的气功疗养院工作制度是一切以气功为纲,按工作时间表就可以一目了然。
6,00—6,20 …………起床 14,00--15,00 …………练功
6,20—7,00 ……… 饭前功 15,00--15,10 …………副食[加餐]
7,00—8,00 ………早餐[正餐] 15,10--16,10 …………太极拳
8,00—9,00 ……… 练功 16,30--17,30 …………练功
9,10—10,10 ………练功 18,00--19,00 …………晚餐[正餐]
10,10—10,20………副食[加餐] 19,00--20,00 …………娱乐
10,20—10,50………太极拳 20,10--21,00 …………睡前功
11,00—12,00………饭前功 21,30 ……………………睡眠
12,00—13,00………午餐[正餐] [注明] 1功时=60分钟;加餐不能多吃;
13,00—14,00……………午睡[饭后功]
练功期间不能看电影、看书、跳舞、会客、写信等。每周有一次会客、跳舞、看报的机会。
从每天的练功表上可以看出,最早实验气功每天只少要练八个小时,其中静功六个小时,动功两个小时。还有一部分自己加练1--2个小时,总的练功时间可以达到十个小时以上。据介绍一个疗程定的一百天,大部分疗养员都可以治愈。刘渡舟的经验是:不管什么病都要练一百天,治好了就请走,治不好也得走。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一百天,是依据古代道家炼丹术中的筑基功至少要练一百天而来。刘贵珍改革并发展了气功疗法和建立了医护制度,依据病情可以提前出院或延长疗程,如胃下垂、枝气管哮喘、肝硬化等,病人可以住三个疗程以上。
五十年代收治的病种主要有: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神经衰弱、胃下垂、高血压、气管炎等。因为北戴河是中央领导人常住之地,从1957年不能收治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又据介绍这两种病疗效最好。比较引人注意的是气功治疗风湿性心脏病,这种病是难以治愈的器质性病变,但是在这个疗养院里,用气功治疗风心病确实收到了良好效果,而且病人都是由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阜外医院以及北京中苏友好医院(后改友谊医院)介绍来的确诊病人。为此,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苏联政府曾多次派医学代表团来北戴河进行学术交流。当然,风心病只是交流中的一种。
这个疗养院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很特殊,搞气功医疗的人必须是国家承认的医务人员。调来后要学习气功,院里(卫生厅同意)规定,每个工作人员每天在工作时间内,可以练功四个小时(自己练静功2小时,集体练动功或太极拳2小时)。静功以内养功、强壮功为主,动功以太极拳为主。工作人员除了因公出差、病假外,每天都要练功,至少保持练功两小时。我们老一辈研究气功的人对气功有认识、有体验、有点功夫、有点建树,与此时的以气功实验为纲,天天学习,天天练功有关。稳定并培养了一支气功医疗专业队伍,这对继承、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打下了人才基础,从而使古老的民间中医疗法,走上了现代医学舞台。
气功疗法为什么在五十年代初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并且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界上也是第一个)以气功治疗为主的气功疗养院?这也是我研究、探索的问题之一。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我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比较简单、肤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我才对这个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这只是从政治上的。到了一九八零年,我被落实了政策,又第三次(戏称之谓“三进山城”)调回这个气功疗养院。在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举办的气功医疗师资班讲课时,在学术上我又有一些新的认识。把中国气功热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发展中的第一个高潮期、第二个高潮期,管理稳定期和混乱期,列出提纲给学员们讲。此时我对气功才有了更进一步的、较为全面的认识。我讲课的提纲(附在后面)。
我也说两句 |
![]() 可以查看“海北翁的博客”可能有你需要的文章:http://blog.sina.com.cn/qigongyangsheng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