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正文
媒体:arkoo.com 作者:张天戈
停顿 默念 大脑静
舌抵上腭
吸
内养功练法
媒体:arkoo.com 作者:张天戈
专业号:张天戈
2007/6/12 21:17:23
临床内养功应用
天戈
内养功是静功的主要功种之一。由刘渡舟老师传授给刘贵珍、王树彬、程忠禄等和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几位医生,又经过40年的临床验证,的确有一定疗效,后经过临床医生整理,去粗取精,科学发展进而入医学气功临床阶段,为了各地医疗单位开展医疗气功,几位医生编写了《中国气功学概论》(赵宝峰、田宏计、张天戈合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年出版)。
内养功强调默念字句、呼吸停顿、舌体起落,气沉丹田等动作,具有外形静、内脏动的锻炼特点。需要阐明的就是临床应用是‘气功临床系列功法’或‘气功辨证疗法’,而内养功是第一个被证实有效的功法,故此,本文重点介绍内养功临床应用方法。
一、练功前后准备
在做内养功之前,要注意几件事情:
㈠ 要把一切烦恼的事情放开,在作功的时候,心中不要有所牵挂;有呼吸道疾病者,如鼻塞病的先要把鼻病治好;练功前先排除大小便,以免中途排便影响练功;
㈡ 精神要轻松,心情要愉快,呼吸要保持稳慢状态;作功时不要紧张,如果在作功时心中有事,烦乱不安,就不必勉强作下去;无论坐式或卧式,都要把腰带、内衣宽松,使呼吸舒畅,血液循环不受障碍。呼吸不要用劲,全身肌肉要放松,目观鼻准(眼睛看鼻尖)或足尖时均微露一线之光,如果眼睛疲劳,闭住也可,闭住如感觉睡意就还露一小缝;
㈢ 为了作功安静,最好准备一间清净的房间,避免吵扰;如条件不足,亦不必强求,室内设备应尽量简朴,亦可张贴几条练功信心的标语,鼓励自己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㈣ 练功的姿势要自然,坐着、立着或躺着都不要挺胸、耸肩,摆姿势也不能拿劲。如用坐式,坐好先把身体的上身前后左右抖动几下,以求坐稳舒适;
㈤ 练功期隔绝性生活一百天,在康复之后,也要适当节制性生活。
㈥ 上述做完后开始练习几分钟放松功。下列几种可以按个人条件选择一种:
⑴ 一分钟的吐气法
用一分钟时间,可以练习吐气法。操作:卧、坐、站均可。把两只手(或一支手)放在小肚子上,不要注意吸气,只注意呼气。呼气时首长要轻轻用力压一下丹田部位(肚脐下3寸为中心部位)做3—4次。每日做4—8次。有放松、安静、降血压等作用。
⑵ 咽津诱导法(古代称玉液炼丹)
中国古代,有许多医学著作中,都记载了咽津功的方法和其作用。古代人把口中的津液称之为醴液、华池、玉泉、琼浆等。如晋·《抱朴子》记载:“能养以华池,浸以醴液,清晨叩齿三百过,永不动摇”。又如东汉文物《铜尚方规矩镜》中铭文记载:“渴饮玉泉,饥食枣”,这里浸醴液、饮玉泉,就是古代的咽津养生气功,而道家把它称为玉液炼丹,流传久远。常年坚持锻炼,可以却病、可以保健、可以延年。
操作方法
① 姿势:静坐、静卧、静站都可以采用。平心静气后,鼻息口呼,轻轻吐三口气。
② 叩齿生津:闭咀,轻扣牙齿20—30次。然后将舌头伸出齿外唇内上下搅动,古代称谓赤龙搅海。5—10此后津液可生满口。
③ 咽津:把口中津液分成三口,再用意念随吸气把口水送入丹田(小腹气海部位)。每次练生津法三次,每次分三口咽津。每日可练3—6次。无病者,每日早晚各练一次。叩齿、搅海即可生津又可固齿、保健、治牙病。为帮助记忆可用下面歌诀。
④ 咽津歌诀:一咽二咽,气入丹田;三咽四咽,云蒸露甘;五咽六咽,内景充实;七咽八咽,肾水上升,心火下降;九咽加一咽,真气充实,气通三关(任督交流)。常年锻炼,寿可百年。
⑶ 音乐放松法
采取坐、卧、站姿式都可以。打开音响(或小收音机、录放机放在身边),选择山林音乐,丝竹乐等,先播放声音稍大一些,1—2分钟后再慢慢把声音放小,个人能听得见就可以了。每次5—15分钟。每日2—3次。最好不采用铜管乐或过于欢快的音乐。有安静、放松、解除心烦、急躁,有康复、养性等作用。
二、内养功操作
(1)姿势:
用侧卧式、仰卧式、坐式及壮式四种。(见图7~10)参见第四章第一节。
内养功姿势参考图
内养功图7侧卧式 内养功图8仰卧式 内养功图9坐式 内养功图10壮式
(2)呼吸法:
内养功呼吸法较为复杂,要求呼吸、停顿、舌动、默念四种动作相互结合。常用呼吸法有三种。
第一种呼吸法:
轻轻闭口,以鼻呼吸,先行吸气,同时用意领气下达小腹,吸气后不行呼气,而行呼吸停顿(即不吸也不呼),停顿后再把气徐徐呼出。此法的呼吸运动形式是:吸——停——呼。默念字句的配合,一般先由三个字开始,以后可逐渐增多字数。但字数最多以不超过九个字为宜。在词意方面,一定要选择具有松静、美好、健康内容的词句。常用的词句有“自己静”,“通身静松”,“自己静坐好”,“内脏动大脑静”,“坚持练功能健康”等等。默念要和呼吸、舌动密切结合起来。以默念“自己静”三个字为例,吸气时默念“自”字,停顿时默念“已”字,呼气时、默念“静”字,其余类推。 舌动是指舌之起落而言,舌在配合吸气时抵上腭,停顿时舌不动,呼气时舌随之落下。
示意图
第一种呼吸法示意图:
(2)吸、呼、停法:这种呼吸法又称第二种呼吸法。即在呼气时停顿一下,吸气时不停顿。
第二种呼吸法示意图:
(3)第三种是吸、停、呼、停法:就是吸气完后停顿一下再把气呼出,呼出气后也停顿一下,舌动与默念可见示意图:
第三种呼吸法示意图
图3 吸、停、呼、停,呼吸法示意图
吸 呼 吸 呼
吸舌起 呼舌落 停顿 默念 内脏动
(4)第四种是逆呼吸法:这种呼吸法是在吸气时收小腹(腹肌呈紧张状态),呼气时小腹凸出(腹肌放松)。在练此呼吸法时在吸气后也有一个停顿。
图4 抓闭呼吸法(吸贴抓闭四字诀呼吸法)示意图
示意图5 吸 停 吸 停 呼吸法
第五种呼吸法示意图
呼
停顿 气
吸
停顿
吸
舌起 舌落
(4)第四种呼吸法:吸停吸停呼法,吸收了其他呼吸锻炼法。这种呼吸法比较特殊,即吸气后停顿一下,继之再吸气,吸满后再呼气,或连吸3口气后再呼出。
见示意图五
(5)第五种是逆呼吸法:又称硬呼吸法。这种呼吸法是在吸气时收小腹(腹肌呈紧张状态),呼气时小腹凸出(腹肌放松)。在练此呼吸法时的吸气后,也有一个停顿。
(6)抓闭呼吸:本呼吸法不是内养功呼吸法,它的的这种呼吸是实践中吸收其他功法的呼吸法而来。在锻炼中要配合手足动作,即在吸气时足十趾抓地,手握拳同时伴提肛(门)动作。吸气完后闭住气停一下,然后吐气,吐气同时足趾和手指都舒展开。见示意图:
三、气功呼吸的应用问题
1、调息原则:气功的调息原则也要自然。自然呼吸和初学停顿呼吸,都不要吸的太满或呼的太长,以免引起头晕头胀头痛,个别会引起心悸、胸闷、腹痛等症。在练停顿或呼气停顿也都要自然,不可勉强,停顿不是闭气,吸气和呼气都留有余地。抓闭呼吸则又要求吸的越满越好,呼气吐的越长越好,这要注意辨证选用呼吸法。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有病的不可用或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患者练功切忌猛呼,以免出现偏差,造成不良后果。呼吸锻炼上也是循序渐进,水到渠成,不可急于追求呼吸效果。
2、呼吸次数减少问题:练功中的呼吸次数各流派功法几科都没有统一标准,要因人而异。平时的生理呼吸男性为每分钟15次左右,女性为18次左右。运动员和久练气功的人,呼吸次数相对减少,有的每分钟可减少到每分钟1次或更少,但这也只能在练功达到入静状态后才能达到,不入静则达不到这种效果,初学者更不易达到。所以呼吸次数减少是长期锻炼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就成的。呼吸次数的多少又与治疗效果没有绝对关系,万万不可单纯追求减少次数同时注意气功的呼吸锻炼很少要求出声(除个别功法配合发音外),要绵绵若存。有声为喘本,是练功不好的表现,要予以纠正。
3、呼吸的通道:练功要求呼吸道通畅,如果有鼻病、喉病等要先治疗后再练功,以免影响效果。一般的呼吸法都采用鼻及鼻呼法,如内养功、强壮功、周天功等都要求鼻吸鼻呼;也有的功未能的呼吸要求鼻吸口呼,如吐纳法等;有的功未能则要求口鼻兼用,以动功为多,个别情况下还采用口吸鼻呼法。至于皮肤呼吸、意识呼吸、胎息的呼吸通道目前还说不清楚,这种呼吸是无形无象,主要是意念问题。这种呼吸主要用于养生、修练武术搏击之用,临床很少运用。我们主张练功时还是以鼻呼吸为好,从生理上讲鼻腔有过滤、湿润和加温空气的3个作用,符合人体生理需要。
4、呼吸时的伴随动作:由于功种不同,锻炼目的不同,有的功法练呼吸时要配合一些其它内容,综合起来可有4种:
(1)呼吸与默念配合:这种经较多见,在练呼吸时要默念一些字句,如内养功等要求在吸气、呼气和停顿时都可默念与健康有益的字句,如“自己静坐身体能健康”等。各流派有不同的默念内容,目的是协助调息入静,但默念字数不宜过多,以免引起憋气等副作用。
(2)呼吸与舌动配合:这种也较多见。在练呼吸时要把舌尖抵住上腭,还可伴随呼吸上下起落。如内养功的第1、2种呼吸法即是。舌动或舌抵上腭有排除阿念帮助入静作用;唾液分泌增多,有利于消化和增进食欲;有利于真气运行,可以打通任督二脉气的交流,古代称之胃“鹊桥”。但锻炼中注意舌抵(贴)上腭,而不是舌顶上腭。用力过强会引起舌体疼痛或头晕、头胀。
(3)呼吸与动作配合:此法多用于动功。一般的配合规律是按升降开合配合,如手抬起的动作或双手向外开的动作都配合吸合,而双手(或腿下蹲)下落,或向里合的动作都配合呼气。呼吸与动作配合锻炼可以提高锻炼效果,有利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以治疗疾病,古代称此法为导引术。
(4)呼吸与意念配合:练呼吸进配合意念的锻炼也很多,如近代王竹林的《意气功》完全是配合呼吸让气从一个穴位走到另一个穴位。此外还有一些拳术如太极拳的动作、意念与呼吸也是不可分割的,所谓以意行气,意到气到,气到力到。
5、气沉丹田与腹式呼吸的形成:气功锻炼时要求气沉丹田,也称气贯丹田。这是由于长期的呼吸锻炼而形成的腹式呼吸,锻炼中的有意识的使膈肌上下活动幅度加大,用意念诱导气沉入小腹,在膈肌下降时推动腹腔内脏下移使小腹突起,感到气好象沉到小腹,这就是气沉丹田。初练时腹式呼吸难以形成,完全以意念引导,也可将双手放在小腹上作诱导物,慢慢会形成以小腹为中心起落的腹式呼吸,有时小腹还会感到发热,这是腹式呼吸形成后的效果,是元气上升的表现。有的人这种热流还会传导到身体其他部位,如全身和四肢,但最多见的是热流向会阴、尾闾、后腰背部传导,这是真气运行的表现,古代称此步功为周天筑基功,可见腹式呼吸锻炼的重要性。但在锻炼中也不可盲目追求形式,一味使劲鼓肚子,这样会感到吃力和疲劳,使力过大还会引起腹痛甚至腹泻。要循序渐进,大约要1个月左右即可以形成这种腹式呼吸,个别的可能稍快一些。
临床实验证明,在腹式呼吸的同时拉长呼气时间,不注意吸气可加强呼气机转,对高血压、便秘、溃疡病、胃下垂、消化不良等有医疗作用。高血压患者不宜采用停顿法,避免因停顿引起紧张而使血压暂时上升。而低血压、肠蠕动过速、过敏性结肠炎等症可拉长吸气时间,不注意呼气,以加强吸气机转,达到医疗目的。
四、姿势的辨证应用
五、默念字句的辨证的应用
六、下功后的辅助功
1、养生保健功(古代称床上十六段锦)见单行本
操作:
2、太极导引功
操作:见另页
3、太极拳
操作:(从略 见单行本)
附录:内养功传人刘渡舟老先生在同我们一起工作的时候,介绍了原来的练功‘密语’或‘咒语’,也就是现在的‘默念字句’。他说,在传授的时候每个人不一样,不得交头接耳,不得互相交流功法,保密到永远。他介绍曾用过(最多的)
如:1、自己练功身体好;
2、自己静坐佛堂龙缠爪;
3、针对针,半厘不差毫分;
4、八卦仙衣团龙绣,一到西天庆千秋;
5、手拔玉苗辞富贵,一到西天庆千秋。
进入临床阶段,上列默念字句不可用,必须寻找有健康、新意、科学的词汇。如:
1、自己静坐;
2、自己静坐好;
3、自己静坐身体好;
4、自己静坐身体能健康;
5、自己练功好;
6、自己练功身体永远健康;
7、静坐得智慧,练功得天年;
……
此外还有一些默念几句,这里不再赘述。随着病情变化和练功进度,默念字数可以增减。我们的经验是:清除一切与宗教、迷信的语言、词汇,避免出偏或走火入魔。
我也说两句 |
![]() 可以查看“海北翁的博客”可能有你需要的文章:http://blog.sina.com.cn/qigongyangsheng ![]() 如果看不清呼吸法示意图可以打开下列网址: http://zhangtiange.arkoo.com/‘张天戈工作室’浏览呼吸法示意扫描图片 ![]() 看不清楚呼吸法示意图,可以打开张天戈工作室照片集中有扫描图像。http://zhangtiange.arkoo.com/‘张天戈工作室’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